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38    次浏览
■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孙先锋北京报道 英国人终于要为自己任性“买单”了。10月11日,来自英国《泰晤士报》的报道称,根据其获得的英国财政部泄露的资料显示,不仅从税收角度角度考虑“硬退欧”可能对英国造成每年660英镑的损失,同时,英国GDP可能因为“硬退欧”损失高达9.5个百分点。“从6月份投票到现在已经有4个月,也到了‘脱欧’代价的兑现阶段。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对《中国联合商报》表示,这种代价不仅有来自对英国自身经济的损伤,还有来自欧盟的昔日伙伴们的步步紧逼。这意味着随着“脱欧”代价的逐一兑现,英国经济将承受近几十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。英镑迎第二轮大跌英镑很“受伤”,它成为了“脱欧”代价的首当其冲。扛过6月份“脱欧”投票时的大跌,如今又要再来一波,且跌幅大有直追31年前1985年的低点之势。10月7日,英镑也加入了“中国国庆大促销”——亚市盘中意外闪崩至31年低位1.1821,数分钟内暴跌逾10%,令全球交易员“大跌眼镜”。事实上,这看起来像是一场交易程序引发的闪崩,而起因是《金融时报》对法国总统奥朗德评论英国退欧的报道。考虑到亚洲时段的交易清淡,可能引发其他交易程序的连锁反应,从而放大了跌幅。《金融时报》的报道称,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英国必须承受退欧的后果,这样才能让欧盟免于灾难。该报道提到,奥朗德是在巴黎一场欧盟官员参加的晚宴上表示的,他敦促欧盟对与英国的谈判持强硬立场,避免连锁反应,保护单一市场的基本原则。“虽然随之而来的反弹,收复了近千点,但英国‘硬退欧’对本币英镑的伤害已经是无法避免的。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杨军对《中国联合商报》表示。回顾自1988年以来,英镑/美元的前十甚至前二十次的闪崩中,这都是下跌趋势开始的标志,并且英镑在其后都继续走低。野村证券分析称,预计英镑/美元将跌至1.20,欧元/英镑则将突破0.92。布朗兄弟哈里曼研究团队则表示,英国“硬退欧”的风险在上升,这将意味着英国无法免费进入单一市场,不过这并不能解释英镑在几分钟里大幅波动10%;通常的技术工具可能帮助有限,不过我们预期短期内英镑陷入盘整是最有可能的情况,盘整区间可能在1.23~1.26。包括Robin Brooks在内的高盛分析师在给客户的电子邮件中表示,英镑汇率的剧烈波动并非闪电崩盘或者流动性太低这么简单,因为潜在的宏观基本面在拖累汇率走低。 值得注意的是,英镑/美元表现类似于2014年中的欧元/美元,当时欧元跌势刚开始的时候,许多人只是关注短期因素,而不是欧洲央行政策框架向主权债QE方向的转变。但在杨军看来,短期因素当然重要,大环境是“基本面形势依然是英镑应当继续走低”。早在去年,德意志银行就预计,英镑将在2016年跌至1.27,那将是从1985年以来从未见过的低位。英镑是全球第二大货币,仅次于美元。数据显示,英镑自公投以来已累计下挫16%,但仅仅只是开始。盟友间反目在“脱欧”上任性一把的英国人,终于还要面对来自昔日盟友——法德两国的惩罚。英国首相特蕾莎·梅10月3日宣布了“脱欧时间表”,声称2017年3月底将正式启动脱欧程序,英镑应声“秒崩”,但随后又涨回来一些。随后,奥朗德和默克尔在不同场合对英国进行了警告。他们表示,特蕾莎·梅已经(向英国人)承诺控制移民数量,但英国不能搞特殊。德国总理默克尔6日表示,如果英国限制难民入境,那就不要指望能够加入欧盟单一市场。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也向英国施加压力。容克表示,如果英国不接受人员自由流动的条件,想进入欧洲单一市场是不可能的。他声称,“在这一点上,我们必需坚定,不能妥协”。不过,特蕾莎·梅曾暗示,在她的政府看来,限制移民比进入欧盟单一市场更为重要。实际上,“脱欧”不仅意味着英国脱离欧洲关税同盟,该关税同盟是欧盟28国跨境自由贸易的基础;还意味着脱离欧洲统一大市场,该统一大市场则是欧盟成员国间货物和服务自由流动的基础。从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定义看,非欧盟成员国不属于欧盟统一大市场。“控制难民和移民上的分岐,实际上是英国‘脱欧’的主要原因所在。如今法德两国则把它当成‘脱欧’谈判的筹码。”魏建国表示,这让英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。“英国核心诉求是争取‘脱欧’后与欧盟结成一种尽可能类似于目前安排的自由贸易关系。”杨军认为,“但从目前法德两国领导人的表态来看,这只是英国人的一厢情愿。”在他看来,最好的结果可能是,英国和欧盟同意维持现有的自由贸易关系,英国在零关税基础上对所有参与方实施新的关税体系“。当初英国离开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时就是这么做的。可这一招不一定会再次奏效,而且副作用难以避免。”该方案有利于英国出口欧盟市场的产品(占英国出口45%),但也会将英国产业的保护水平降到零。“因为按WTO规则,同样的进口关税适用于所有WTO成员。如果英国从欧盟进口是零关税,那么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也将是零关税。”魏建国解释说。根据欧盟统一大市场准入要求,非欧盟成员国如果要享受与欧盟成员国同等的待遇,只有一个先例可循,那就是1992年欧盟与挪威、冰岛、列支敦士登签署的欧洲经济区协定EEA。“在很多人看来,包括我本人在内,英国通过EEA协定进入欧盟统一大市场已不再可行。”魏建国表示,姑且不论这种看法的对错,关键是脱欧派们本能上排斥象EEA这样的协定。这意味着英国必须提供欧盟的“四大自由流动”原则,不仅是货物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,还有人员自由流动,这与脱欧派们强烈要求“控制边境”的诉求严重对立。据了解,在类似EEA协定的相关安排下,英国还要向欧盟缴纳资金。事实上,在法德两国看来,英国人的任性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,不然,今后谁都不会把欧盟当回事——想脱就脱。法国总统奥朗德7日表示,(统一的)欧洲是我们的价值观,一种值得我们时时处处努力捍卫的文化,德洛尔先生奠定了它的基础,这就是我们的欧洲。欧盟的奠基者,法国和德国,应当起来捍卫欧盟的价值。奥朗德说,“英国已经决定‘脱欧’,事实上我相信,这将是一次非常艰难的‘脱欧’。是的,我们现在必须接受英国脱离欧盟的愿望,但我们自己必须团结。”“如果我们不团结,那么欧盟的基本原则将会受到挑战,其他欧盟国家也将会尝试脱欧。”奥朗德指出。德国总理默克尔此前一天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,她警告道:“如果自由行事的情况蔓延,欧盟面临解体的威胁。”经济或受重创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,欧盟经济一直处在低增长区间。英国经济表现略好,年经济增速保持在2%以上。但英国“脱欧”公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对英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,并将继续影响英国经济前景。数据显示,英国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已出现放缓迹象。今年第一季度,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.4%,增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0.6%。当季,英国贸易逆差增至133亿英镑(约合194亿美元),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;英国工业产出环比下滑0.4%,为连续两个季度萎缩,显示工业生产陷入衰退。国际机构纷纷对英国“脱欧”的负面影响发出警告。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报告称,英国“脱欧”将影响欧盟其他国家经济,并增加欧洲的政治风险。同时,惠誉也将重新审核英国的主权评级。“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,‘脱欧’对英国和欧盟都没有正面影响。”杨军认为,从短期来看,“脱欧”将使英国资产遭到抛售、风险溢价上升,投资者信心、消费者信心和商业信心都会受到影响。从长期来看,失去欧盟单一市场,英国的投资吸引力将减小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,“脱欧”可能对英国经济造成负面的实质性影响,使英国经济陷入较长时间的不确定性之中,可能导致利率急剧上升,造成金融市场波动,甚至影响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。“金融业做为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,伦敦失去了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,对英国经济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。”杨军认为。众所周知,英国既有连接亚洲和美洲的跨时区交易的先天优势,也可以作为进入欧盟的“桥头堡”。杨军分析认为,“这是不少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选址伦敦的重要原因,‘脱欧’将使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受到考验。”法国财政部长米歇尔·萨平则说得更为直白:退欧是有代价的,欧盟里没有哪个国家,能够接受一个欧盟之外的国家成为欧元的主要清算中心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巴黎显然更适合取代伦敦的角色。然而,伦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罗睿铎不以为然。他将伦敦描述为“国际清算市场的主要玩家”,整个欧洲的“金融泵”。正是有了这个“金融泵”,才使欧洲能够“稳定高效”地为其商业筹集资本。在他看来,把巴黎变成欧元清算中心,但这么做会降低效率,提高交易成本。“如果伦敦不能发挥作用,欧洲经济将受到打击,商业活动的重心将会向亚太地区移动,上海和纽约将会是首选的全球金融中心。”魏建国如是认为。